除了紡織品配額以外,諸如勞工權益或環保意識等議題也成為本屆廣交會上的焦點所在,將勞工權利與訂單掛鉤的WRAP(環球服裝生產社會責任組織)驗廠在廣交會上被買家頻頻提及。“我們為符合勞工人權、社會責任或環保標準等技術性規范要求,將增加額外的成本支出;但是如果不符合該規范,則無法爭取訂單”,記者10月19日采訪到的紡企對此苦惱不堪。
美國QVC公司副總裁BillMcgrath先生在廣交會上接受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QVC每年從中國采購的服裝類商品大約為1.2億美元,“我們要求供貨商符合WRAP標準,并計劃在2007年嚴格執行此標準”。此外,包括阿迪達斯、耐克、家樂福、銳步等眾多國際大買家紛紛要求供應商執行WRAP驗廠計劃。
驗廠抬高出口門檻致供貨商數量銳減
“你們通過WRAP驗廠了嗎?”面對各地客商如潮涌來的詢問,廣州某紡織企業有關負責人張先生被弄得暈頭轉向。張先生告訴記者,目前,除了配額及關稅阻礙自由貿易外,諸如勞工權益等社會責任標準也正在成為新的貿易壁壘,抬高了出口門檻。
香港品質保證局資深審核員何錫萍告訴記者,社會責任運動風行歐美,投資者和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勞工問題;同時為了保護本國產業發展,各跨國公司和其他機構制定了相應的社會責任守則。生產守則主要包括禁止使用童工、禁止強迫性勞工、規定最低工資等。到2000年,全球有246個社會責任守則,其中有118個社會責任守則是跨國公司制定的,其余由商貿協會、多邊組織或國際機構制定,主要分別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
業內人士分析,全球紡織品貿易快速成長期,商機掌握于大買家手上。生產者為符合勞工人權、社會責任或環保標準等技術性規范要求,將增加額外的成本支出;如果不符合該規范,則無法爭取訂單。
何錫萍介紹,WRAP驗廠費用包括兩方面,一是交給WRAP的申請費用,為895美元。二是交給審核機構的費用,主要是現場審核的費用,視企業情況的復雜程度而定,以審核過程所花費的時間來計算,單位為“人天”。驗廠有效期通常為1年,以后每年需復審。
張先生認為,紡織品配額費用取消造成削價競爭情形,激烈的價格競爭使得供貨商陷入“流血”輸出的困境。面對進口商要求的各項技術標準,供貨商數量將進一步減少,預計未來供貨商的數量將縮減為目前的一半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