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導向過程
(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
在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對于“過程”作出了如下的解釋:
過程 process: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
注1:一個過程的輸入通常是其他過程的輸出。
注2:組織為了增值通常對過程進行策劃并使其在受控條件下運行。
注3:對形成的產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經濟地進行驗證的過程,通常稱之為“特殊過程”。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過程”是“一組活動”,而且是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的,可能是前后聯系(時間順序、加工順序)也可能是平行聯系(如同步工程、關鍵路徑法等)。這些活動不是孤立的,單獨的。在質量管理八項原則中就有一條“過程方法”,即將質量管理的每一步驟作為系統中的一個個活動加以管理、監控,最后達到整個質量體系的受控。這里與ISO9000族1994版的“要素”方法有顯著區別。
以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為基礎制訂的ISO/TS 16949:2002《質量管理體系——汽車行業生產件與相關服務件的組織實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提出了“顧客導向過程” (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的方法,即質量管理的過程開始來自于“顧客”,(參見圖1-以過程為基礎的質量管理體系模式),最終的結果回到“顧客”,而中間過程的“輸入”是“顧客的要求”,“輸出”則是“達到顧客要求的結果”。此處的“顧客”即為ISO9000:2000中所定義的“顧客”:
顧客 customer:接受產品的組織或個人
示例:消費者、委托人、最終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購方。
注:顧客可以是組織內部的或外部的。
典型的汽車業顧客導向過程
1. 市場分析/顧客需求(組織定位、市場分析、經營計劃)
2. 投標/標單(新產品要求、顧客的技術、商務要求)
3. 訂單/需求(常規產品的合同、訂單、要貨計劃、口頭方式要貨等的評審)
4. 產品及過程設計(將顧客要求轉化為本公司內部要求)
5. 產品及過程驗證(Verification)/確認(Validation)(內部運行的結果是否能滿足顧客要求,如階段評審、樣品鑒定、)批量認定等)
6. 采購(為生產過程作準備)
7. 生產(實際產品的形成過程)
8. 交付(交付方式、運輸路線、績效統計等)
9. 付款
保質期/售后服務(含顧客反饋)(顧客滿意度調查、顧客意見分析、顧客新要求、社會要求)
在運行ISO/TS 16949:2002質量管理體系時,組織對于過程特性(Process Characteristics)考慮事項應包括下列內容:
● 所定義的過程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 誰是過程管理者(Process Owner)?
● 過程的輸入(Input)是什么?誰是客戶,其要求是什么?
● 主要過程活動是什么?
● 過程的界面是什么?
● 過程的輸入是什么?
● 如何測量監控過程?
● 過程中會產生哪些文件?
● 過程中會產生哪些記錄?
● 如何將測量監控結果與所定的目標比較?
● 過程結果是否能滿足顧客需求(含法規要求)?
● 組織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管理過程)與本過程的關系是怎樣的?(如有些數據、指標是質量目標或其組成部分)
● 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是否持續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