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驗廠中心
-------- 驗廠知識 |
您現在的位置 >> 中國驗廠中心 >> 驗廠知識 >> 詳細內容 |
企業為什么要有社會責任 |
[ 發布時間:2009/1/9 16:45:00 ] |
企業社會責任是什么? 目前,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的概念已經廣被接受,但就國際社會而言,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世界銀行定義企業社會責任為:企業與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價值觀、遵紀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區和環境有關的政策和實踐的集合。它是企業為改善利益相關者的生活質量而貢獻于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承諾。 歐盟對企業社會責任則定義為,公司在資源的基礎上,把社會和環境密切整合到它們的經營運作、以及與其利益相關者的互動中。 美國權威的幫助會員公司實施社會責任戰略的組織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則定義為,通過尊崇倫理價值以及對人、社區和自然環境的尊重,實現商業的成功。 由這些重要的國際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給出的定義可以看出,其基本內涵和外延是一致的。它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起對企業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保護其權益,以獲得在經濟、社會、環境等多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利益相關者是指企業的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社區和政府等。企業得以可持續經營,僅僅考慮經濟因素對股東負責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同時考慮到環境和社會因素,承擔起相應的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 為什么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 我們要解答的第二個問題是:企業為什么要承擔社會責任?可以從經濟學、法理學和社會學三個方面綜合考慮。 經濟學:利益相關者理論 利益相關者理論(Stakeholder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ory)是對傳統的“股東至上主義” 治理模式的挑戰。其思想淵源來自 Dodd 在 1932 年的經典文獻。他指出,“公司董事必須成為真正的受托人,他們不僅要代表股東的利益,而且要代表其他利益主體,如員工、消費者,特別是社區整體利益。”此后,學者們分別從企業戰略、社會責任、經濟倫理等角度進行論述,推進了利益相關者理論研究的發展。 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企業是一個由利益相關者構成的契約共同體,利益相關者包括企業的股東、債權人、雇員、消費者、供應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門、本地居民、當地社區、媒體、環境保護主義者等壓力集團,甚至還包括自然環境、人類后代、非人物種等受到企業經營活動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客體。這些利益相關者都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注入了一定的專用性投資,他們或是分擔了一定的企業經營風險,或是為企業的經營活動付出了代價,因此,企業的經營決策必須要考慮他們的利益,并給予相應的報酬和補償。因此企業對利益相關者必須承擔包括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慈善責任在內的多項社會責任。 法理學:“企業公民”的概念 伴隨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等理念成為國際上的一股主流思潮,企業公民(Corporate Citizenship)一詞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企業公民”是指一個公司將社會基本價值與日常經營實踐、運作和策略相整合的行為方式。它從法學的角度強調了企業的社會公民身份,意味著企業不能只滿足于做個“經濟人”,還要做一個有責任感和道德感的“人”。企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是企業利益的源泉。企業在享受社會賦予的條件和機遇時,也應該以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回報社會。 世界經濟論壇認為,“企業公民”的概念包括四個方面內容: (1)企業的基本價值觀。主要包括遵守法律、規則以及國際標準,拒絕腐敗和賄賂,倡導社會公允的商業道德和行為準則。 (2)對利益相關群體負責。其中雇員、顧客和股東是最基本的,主要包括安全生產,就業機會平等和薪酬公平、反對性別、種族等歧視、注重員工福利;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股東權益,重視投資者關系;還有企業對所在社區的貢獻等。 (3)對環境資源的責任。主要包括維護環境質量,使用清潔能源,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 (4)對社會發展的廣義貢獻。比如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和個人,贊助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環保、社會公共設施建設或其他促進社會發展的公共、福利事業。 當前,很多大型跨國公司都把“企業公民”作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之一,積極實踐。這種價值觀是公司與包括各種環保、人權組織在內的非政府組織以及各種利益相關者之間長期博弈而形成的。 社會學: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 在社會學領域,一個始終被強調的概念是社會的和諧性。按照社會組織理論的說法,構建和諧社會涉及到各個主要社會組織的社會責任,包括政府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民間社團的社會責任和城鄉基層社區的社會責任等等。其中企業的社會責任非常重要,在整個社會組織的責任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國際上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闡述,其形式與內容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其關注社會的環境、勞工權益的保護、合法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內容,也正是社會和諧性所強調和關注的重點。 總之,社會和諧,企業有責。社會的和諧離不開企業,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企業在處理與社會的關系中決不能只盯住經濟效益,要主動承擔起應承但的社會責任,把企業的發展融入社會的發展之中。
|
|
|
字體:【大 中 小】【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瀏覽次數:8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