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驗廠中心
-------- 驗廠資訊 |
您現在的位置 >> 中國驗廠中心 >> 驗廠資訊 >> 詳細內容 |
摩托羅拉:倒塌只需一瞬間? |
[ 發布時間:2008/1/7 23:51:22 ] |
隨著摩托羅拉CEO詹德宣布辭職,關于摩托羅拉分拆和出售的傳聞便不絕與耳。最近,有傳言稱摩托羅拉在不久的將來可能被中國企業全盤并購。也有分析師認為,至少出售手機業務是早晚的事情。對此,筆者認為摩托羅拉沒有必要賣掉手機,而且中國也沒有企業能夠接手。
摩托羅拉還沒到必須賣掉的份
今年前9個月,摩托羅拉手機業務營收下滑31%至142億美元,運營虧損8.13億美元,而一年前還盈利23.5億美元。而且摩托羅拉在市場份額上也被三星超越,淪為全球第三。筆者曾經分析《摩托羅拉成也RAZR敗也RAZR》,此外用犧牲利潤的方式去獲得份額,而且人為的干預產品的生命周期,比如L7出來之后,便再搞出L71等一系列產品外觀相同,功能不同的手機,雖然節約了成本,但是卻損害了產品的創新,讓消費者失去新鮮感。
這一切的失誤,不能不說是CEO詹德在戰略上的失敗。詹德是個重設計輕研發的人,他喜歡明星,喜歡設計,所以就讓一個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摩托羅拉轉型為設計為核心的企業,當然RAZR給摩托羅拉帶來了大豐收。但是詹德似乎并沒有理解設計的真正內涵,設計并不是簡單的外觀設計,還要符合消費者習慣的開發軟件和互聯互通功能。這一點諾基亞做的很好,將產品線明確的劃分為高中低端,并且依靠強大的Symbian操作系統獲得智能手機絕對的領導者地位。
詹德的辭職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因為一個企業因戰略失誤而導致虧損,罪魁禍首必然是CEO,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麥當勞的CEO格林伯格上任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卻讓麥當勞偏離了快餐的軌道,導致企業巨額虧損,最后不得不選擇辭職;1997年,伊維斯特就任可口可樂第10任CEO,但是由于在一場因可口可樂受到污染導致引用者中毒的事件中反應遲鈍,而被迫辭職;雅虎前CEO塞梅爾因雅虎業績不佳,不得不將CEO的位置讓給創始人楊致遠;戴爾前CEO 羅林斯在領導戴爾期間,遭遇了多次重創,導致戴爾股價下跌,最后不得不選擇辭職。
雖然摩托羅拉CEO詹德辭職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摩托羅拉手機就會被賣掉,因為摩托羅拉手機并不像西門子手機那樣無可救藥。我們知道西門子手機失敗的原因是由于德國人的工作風格導致的,此外西門子手機已經沒任何競爭力可言,在全球任何市場上都沒有競爭力。但是摩托羅拉手機不同,摩托羅拉在美國市場穩居第一的位置,在全球有著完善的本土化工廠,也有著大量的專利技術,摩托羅拉手機的困境是暫時的。
中國手機企業誰能接手?
面對摩托羅拉的困境,有分析師認為中國企業或將接手摩托羅拉。對此,筆者不禁要問,到底哪家中國企業有錢收購摩托羅拉手機?又能夠運作好摩托羅拉手機呢?
聯想并購IBM電腦部門,耗資17.5億美元,那么要想收購MOTO手機估計資金數量肯定不止是17.5億美元,從目前中國手機企業分析來看,大部分都陷入虧損,盈利狀況很差,無法提供這筆現金來用于收購。
記得聯想收購IBM電腦部門之后,經歷了將近3年的整合,虧損到2007年才實現盈利,但是仍然狀況不甚理想;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耗資巨大,但是收購后便發生了天價虧損,讓明基整體業務都收到拖累,最后不得不重組分拆,回歸代工;TCL收購阿爾卡特手機之后,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虧損,到現在還是沒有恢復,一度放棄阿爾卡特品牌。
企業之間的并購成功案例非常少,大部分都是虧損。并購不僅僅是考慮規模的擴大,更要考慮企業之間的融合,要實現1+1大于2的效應,并且還牽扯到企業文化的融合問題,這是眾多并購失敗的罪魁禍首。摩托羅拉是典型的美國企業,與中國企業之間存在較大的管理差異、文化差異,從這方面考慮,中國企業收購摩托羅拉的結果也并不令人樂觀!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摩托羅拉目前陷入困境,主要是擴張的速度太快,產品創新力度無法持續導致的。但是摩托羅拉也有實力翻身,因為他們擁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而目前還沒有發現哪一家中國手機企業有實力收購摩托羅拉手機,而即使收購了最后的結果也令人擔憂。
|
|
|
字體:【大 中 小】【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瀏覽次數: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