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驗廠中心
-------- 行業新聞 |
您現在的位置 >> 中國驗廠中心 >> 行業新聞 >> 詳細內容 |
吉利收購沃爾沃將為中國制造帶來什么? |
[ 發布時間:2009/12/26 16:05:33 ] |
被各界廣為關注的吉利擬收購沃爾沃轎車公司一事有了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次進展。浙江吉利控股集團23日宣布,已與福特汽車公司就收購沃爾沃轎車公司的所有重要商業條款達成一致。這是一場近年來在全球引起重大關注的汽車跨國收購案,尤其是這一事件的主角,是來自當今全球經濟領域閃現最大亮點的中國民營企業。
吉利收購沃爾沃更近一步
根據美聯社發自斯德哥爾摩的消息,如果能獲得政府監管部門批準,那么吉利計劃于2010年較早時間簽署最終的收購協議。今后一段時間,雙方將圍繞法律文本和融資的最終確定以及政府審批等方面問題進行進一步討論。
吉利集團副總裁王自亮11月在北京曾表示,吉利“走出去”戰略已走出三大步,其中第三步,即與沃爾沃的談判進入實質性階段。而對此次達成商業條款上的一致,吉利方面表示,這是自今年10月成為沃爾沃首選競購方以來與福特深入商談的結果。
據了解,吉利近幾年在“走出去”的戰略上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是2006年與英國本通公司合資,生產英國經典出租車。第二步是并購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廠商。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吉利并購了澳大利亞DSI公司。這家企業具有很強的研發能力,制造能力也很強,在澳大利亞為福特和雙龍配套。吉利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并購了這家公司,解決了困擾吉利汽車的重大技術問題,即自動變速箱的研發和制造。
據美聯社報道,福特方面表示,希望在出售沃爾沃之后,能夠與沃爾沃轎車保持合作,但不會保留沃爾沃股份。
業內多看好此次收購
美聯社在報道中援引汽車分析師卡爾森的觀點稱,吉利收購沃爾沃對后者將是一件好事。“沃爾沃得到一個擁有很多錢的新老板,而且我相信吉利會讓沃爾沃獨立發展,因為吉利非常了解汽車發展和汽車銷售。更重要的是,沃爾沃將因此更加受益于快速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收購后沃爾沃將獲得爆發式的增長。”這位分析師說。
吉利收購沃爾沃從意向傳出起就受到業界廣泛關注,但贊同之聲超過反對之聲,這一點與四川騰中重工收購悍馬幾乎是天壤之別。業內人士認為,其中的差別在于,在當前環保節能已經成為世界潮流之下,悍馬并不符合中國目前尋求的發展方向。而作為世界知名高端汽車品牌,沃爾沃在安全與環保技術方面領導著世界汽車技術潮流,如果將其納入中國企業麾下,無疑將使中國汽車獲得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并推動中國本土轎車工業水平的提高。
有分析師認為,沃爾沃出售價格在20億至23億美元之間。這一價格比10年前福特收購沃爾沃時的價格低了很多。資料顯示,福特在1999年以超過64億美元的價格獲得了沃爾沃,但自從去年以來,它一直想賣掉這一品牌以獲得現金以及專注于其他幾個核心品牌。
收購背后的思索
對于此次吉利與福特之間關于收購沃爾沃獲得實質性進展,業內表示,有多種原因,除了國際金融危機之下福特急于輕裝上陣,吉利擁有的充裕的資金實力以及了解汽車產業之外,一些汽車品牌向新興市場轉移也是當今的一個發展新趨勢。此前,福特已將捷豹和路虎出售給印度塔塔公司。但這同時也對新興市場的汽車企業帶來了挑戰,如何經營一個全球汽車品牌,對于像吉利這樣剛剛在中國市場成長起來的企業,仍面臨很多挑戰。
有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之后,也面臨著諸多難題需要克服。相關資料顯示,沃爾沃雖然被稱作最安全的車,但近年來業績并不理想,2007年全球銷量只有42萬多輛,2008年減為 37萬多輛。連年處于虧損之中。如何讓沃爾沃扭虧為盈,或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如果是個下金蛋的雞,福特也不至于急忙將它賣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但到目前為止基本上還處于摸索階段,真正成功的寥寥無幾。此前聯想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經過幾年的磨合,如今已形成聲勢,是國內企業國際化成功的少有案例。而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收購雖屢見不鮮,但大多是購買海外礦產等資源,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此次吉利作為一家成立歷史遠遠短于一大批國有汽車企業的民營企業,能在萬軍之中摧城拔寨,獲得世界知名汽車品牌的臣服,一方面表明中國轎車企業快速增長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帶來關于中國轎車工業究竟應該怎樣發展才能興利除弊和邁上新臺階的深思。 |
|
|
字體:【大 中 小】【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瀏覽次數:5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