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質(zhì)的理化常數(shù):
國標編號 |
21005 |
CAS號 |
630-08-0 |
中文名稱 |
一氧化碳 |
英文名稱 |
carbon monoxide |
別 名 |
|
分子式 |
CO |
外觀與性狀 |
無色無臭氣體 |
分子量 |
28.01 |
蒸氣壓 |
309kPa/-180℃ 閃點:<-50℃ |
熔 點 |
-199.1℃ 沸點:-191.4℃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種有機溶劑 |
密 度 |
相對密度(水=1)0.79;相對密度(空氣=1)0.97 |
穩(wěn)定性 |
穩(wěn)定 |
危險標記 |
4(易燃氣體) |
主要用途 |
主要用于化學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氣等,用作精煉金屬的還原劑 |
2.對環(huán)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與血紅蛋白結合而造成組織缺氧。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huán)境行為
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與血紅蛋白結合而造成組織缺氧。急性中毒:輕度中毒者出現(xiàn)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惡心、嘔吐、無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外,還有面色潮紅、口唇櫻紅、脈快、煩躁、步態(tài)不穩(wěn)、意識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縮小、肌張力增加,頻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響:長期反復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經(jī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損害。 急性毒性:LC502069mg/m3,4小時(大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047~0.053mg/L,4~8小時/天,30天,出現(xiàn)生長緩慢,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數(shù)增高,肝臟的琥珀酸脫氫酶及細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破壞。猴吸入0.11mg/L,經(jīng)3~6個月引起心肌損傷。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150ppm(24小時,孕1~22天),引起心血管(循環(huán))系統(tǒng)異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0):125ppm(24小時,孕7~18天),致胚胎毒性。
污染來源:一氧化碳污染主要來源于冶金工業(yè)的煉焦、煉鋼、煉鐵、礦井放炮,化學工業(yè)的合成氨、合成甲醇,碳素廠石墨電極制造。汽車尾氣、煤氣發(fā)生爐以及所有碳物質(zhì)(包括家庭用煤爐)的不完全燃燒均可產(chǎn)生CO氣體。
危險特性: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 燃燒(分解)產(chǎn)物:二氧化碳。
3.現(xiàn)場應急監(jiān)測方法:
①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器:固體熱傳導式、定電位電解式、一氧化碳庫侖檢測儀、紅外線一氧化碳檢測儀; ②常用快速化學分析方法:五氧化二碘比長式檢測管法、硫酸鈀-鉬酸銨比色式檢測管法《突發(fā)性環(huán)境污染事故應急監(jiān)測與處理處置技術》萬本太主編 氣體速測管(北京勞保所產(chǎn)品、德國德爾格公司產(chǎn)品)
4.實驗室監(jiān)測方法:
監(jiān)測方法 |
來源 |
類別 |
非分散紅外法 |
GB9801-88 |
空氣 |
非色散紅外吸收法 |
HJ/T44-1999 |
固定污染源排氣 |
氣相色譜法 |
WS/T173-1999 |
作業(yè)場所空氣 |
氣相色譜法 |
《空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
空氣 |
硫酸鈀-鉬酸銨檢氣管比色法 |
《空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
空氣 |
5.環(huán)境標準:
中國(TJ36-79) |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最高容許濃度 |
30mg/m3 |
中國(TJ36-79) |
居住區(qū)大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最高容許濃度 |
3.00mg/m3(一次值) 1.00mg/m3(日均值) |
中國(GB3092-1996) |
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mg/m3) |
|
一級 |
二級 |
三級 |
日平均 |
4.00 |
4.00 |
4.00 |
1小時平均 |
10.00 |
10.00 |
20.00 |
中國(GWKB3-2000) |
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
|
焚燒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150mg/m3(小時均值) |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chǎn)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也可以用管路導至爐中、凹地焚之。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tǒng)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帶自吸過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帶空氣呼吸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別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安全防護眼睛。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yè)防護手套。 其它: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實行就業(yè)前和定期的體驗。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qū)作業(yè),須有人監(jiān)護。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yī)。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