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讓大家操作操作,談談大家的感受.
1、發生火災事故后,堅持三不放過原則:
1)、發生火災事故,查不出火災原因不放過。
2)、群眾、領導和責任人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3)、沒有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過。
.2、滅火注意事項。
滅火工作是在濃煙烈火的情況下進行,人身的灼傷、暈倒、跌倒、碰倒是難免的,因此要求每個參加救災人員必須注意火場安全。
1)、注意房子、設備結構,防止倒塌和從地溝掉下。進入火場,要靠近墻邊前進。進入樓上前進時,要試步前進。
2)、注意有毒煙霧中毒。一般可燃物燃燒時,所產生的一氧化碳氣體,被人吸入后,也會造成中毒。
3)、謹防觸電。火場上,電線沒有切斷前,要注意安全,不可盲目搶救。發現電線燒斷著地時,應派人做好警戒,并通知供電部門處理。
4)、萬一自己身上著火,在地上打滾將火撲滅,千萬不可跑步,也不可用滅火機噴射,或者可采用脫衣辦法,將身上火熄滅。
第四:講解緊急情況下如何逃生知識,怎么樣逃生,在什么情況用什么方法(提問)
火魔無情,當你被困在火場內生命受到威脅時,在等待消防員救助的時間里,如果你能夠利用地形和身邊的物體采取積極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讓自己命運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為生命贏得更多的“生機”。火場逃生不能寄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時對消防常識的學習、掌握和儲備,危難關頭才能應對自如,從容逃離險境。現介紹15種火場逃生的方法:
1、繩索自救法:家中有繩索的,可直接將其一端拴在門、窗檔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過程中,腳要成絞狀夾緊繩子,雙手交替往下爬,并盡量采用手套、毛巾將手保護好。
2、匍匐前進法:由于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盡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
3、毛巾捂鼻法:火災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中毒,因此疏散中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溫及過濾的作用。
4、棉被護身法:用浸泡過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后用最快的速度鉆過火場并沖到安全區域。
5、毛毯隔火法:將毛毯等織物釘或夾在門上,并不斷往上澆水冷卻,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從而達到抑制火勢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時間的目的。
6、被單擰結法:把床單、被罩或窗簾等撕成條或擰成麻花狀,按繩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墻爬下。
7、跳樓求生法:火場切勿輕易跳樓!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住在低樓層的居民可采取跳樓的方法進行逃生。但要選擇較低的地面作為落腳點,并將席夢思床墊、沙發墊、厚棉被的功能拋下做緩沖物。
8、管線下滑法:當建筑物外墻或陽臺邊上有落水管、電線桿、避雷針引線等豎直管線時,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時應注意一次下滑時人數不宜過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線損壞而致人墜落。
9、竹竿插地法:將結實的晾衣桿直接從陽臺或窗臺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層平臺,兩頭固定好以后順桿滑下。
10、攀爬避火法:通過攀爬陽臺、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圍的腳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勢。
11、樓梯轉移法:當火勢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將樓梯封死時,住在上部樓層的居民可通過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頂,轉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單元的樓梯進行疏散。
12、衛生間避難法:當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用毛巾緊塞門縫,把水潑在地上降溫,也可躺在放滿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萬不要鉆到床底、閣樓、大櫥等處避難,因為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煙氣。
13、火場求救法:發生火災時,可在窗口、陽臺或屋頂處向外大聲呼叫、敲擊金屬物品或投擲軟物品,白天應揮動鮮艷布條發出求救信號,晚上可揮動手電筒或白布條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14、逆風疏散法:應根據火災發生時的風向來確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場上風處躲避火焰和煙氣。
15、“搭橋”逃生法:可在陽臺、窗臺、屋頂平臺處用木板、竹竿等較堅固的物體搭在相鄰建筑,以此作為跳板過渡到相對安全
(一)、人員疏散
1、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地服從指揮人員和按疏導人員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
2、疏散要有順序。疏散應以先著火層,后以上各層,再下層的順序進行。
3、疏散中,如果是樓層,禁止使用普通電梯,要徒步走安全通道。
(二)、物資財產疏散
1、對于那些可能擴大火勢和爆炸危險的物資、性質重要、價值昂貴的物資以及能影響滅火工作的物資應預以疏散。
2、應緊急疏散的物資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檔案資料;貴重的儀器、儀表;妨礙滅火的物資。
3、在組織、指揮人員搶救、疏散物資時,要有專人負責,使整個疏散工作有條不紊。疏散物資時,應首先疏散受火威脅最大的物資,疏散的物資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堵塞撲救火災的通道,并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防止這些物資的丟失和損壞。
第五:當在緊急情況下受傷,如何處理等簡單的救助知識
(一)、火場燒傷的急救
根據燒傷的不同類型,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撲滅身上的火焰,使傷員迅速脫離開致傷現場。當衣服著火時,應采用各種方法盡快地滅火,如水浸、水淋、就地臥倒翻滾等,千萬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長燃燒,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燒傷。滅火后傷員應立即將衣服脫去,如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可在救護人員的幫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并對創面進行包扎。
(2)、防止休克、感染。為防止傷員休克和創面發生感染,應給傷員口服止痛片(有顱腦或重度呼吸道燒傷時,禁用嗎啡)和磺胺類藥,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并給口服燒傷飲料,或飲淡鹽茶水、淡鹽水等。一般以多次喝少量為宜,如發生嘔吐、腹脹等,應停止口服。要禁止傷員單純喝白開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腦水腫等并發癥。
(3)、保護創面。在火場,對于燒傷創面一般可不做特殊處理,盡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龍膽紫一類有色的外用藥,以免影響燒傷面深度的判斷。為防止創面繼續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創面,對創面應立即用三角巾、大紗布塊、清潔的衣眼和被單等,給予簡單而確實的包扎。手足被燒傷時,應將各個指、趾分開包扎,以防粘連。
(4)、合并傷處理。有骨折者應予以固定;有出血時應緊急止血;有顱腦、胸腹部損傷者,必須給予相應處理,并及時送醫院救治。
(5)、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傷員經火場簡易急救后,應盡快送往臨近醫院救治。護送前及護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運時動作要輕柔,行動要平穩,以盡量減少傷員痛苦
第六:其它有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如何處理
(一)、火場自救的方法
1、一旦在火場上發現或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煙火圍困,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要立即放棄手中的工作,爭分奪秒設法脫險。要先迅速做些必要的防護準備(如穿上防護服或質地較厚的衣物,用水將身上澆濕等),盡快離開危險區域,切不可延誤逃生良機。
2、脫險時,應盡量觀察判明火勢情況,明確自己所處環境的危險程度,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3、探明疏散通道是否被煙火封堵的情況,選擇一條最為安全可靠的路線。如逃生必經路線充滿煙霧,可做簡單防護(如用濕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穿過煙霧區。
4、選擇逃生路線時,應根據著火情況,優先選用最簡單,最安全的通道。
5、如正常通道均被煙火切斷時,可利用繩子等連接起來,栓在牢固的物體上,順繩下到安全樓層或地面。
6、如果處于二層樓的高度,在等不到救援而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有些也可以跳樓逃生。但跳樓之前,應先向地面扔一些柔軟物品,然后用手扒住窗臺,身體下垂,自然落下。
7、在各種通道均都被切斷,火勢較大,一時又無人救援的情況下,可以退至未燃燒房間,關閉門窗。還可以用衣物等將門窗遮擋,防止煙霧竄入。有條件時,要不斷向門窗上潑水降溫,延緩火勢蔓延,等待救援。
(二)火場自救應注意的問題
1、在室內發現外部起火,開啟房門前,應先觸摸門板,如果發熱或有煙氣從門縫竄入時,不要貿然開門,應緩慢開啟,設法從其他出口逃脫。必須開門時,要在一側利用門扇等物品做掩護,防止被煙氣熏倒或被熱浪灼傷。
2、逃生時,要隨手關閉通道上的門窗,延緩煙霧沿人們逃離的通道流通。通過濃煙區時,最好以低姿勢前進或匍匐前進,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3、呼救時,除大聲呼喊外,還應揮動鮮艷醒目的物品,夜間還可以用手電筒等發光信號或敲擊金屬等物品,以引起其他人員注意。有條件的應通過各種通信工具按報火警程序報警。
4、如果身上衣服著火,應迅速將衣服脫下或撕下或就地翻滾,把火壓滅。但應注意不要滾動過快,一定不要身穿著火的衣服跑動。如果近處有水池、塘等,可迅速跳入水中,但人體已被燒傷時,應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