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珠三角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000元,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城鎮化水平達到85%左右,形成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昨天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下稱《綱要》)對珠三角的未來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標。
這份近3萬字的文件涵蓋了未來十幾年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亦為珠三角地區未來十多年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
產業升級“雙輪驅動”
珠三角主要指廣東珠江三角洲沿線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惠州、肇慶及中山等九個城市。這一都市群的土地面積占廣東省30%,每年的生產總值卻占全省80%以上,也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廣東的產業結構目前仍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低附加值的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的比重過大。”深圳市社科院院長樂正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廣東的工業化發展過程來說,低附加值產業所占比重過大有其合理的必然性。“但是,廣東不能總是靠低附加值產業來發展。”
從去年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多個場合中強調,廣東要堅定推進調整產業結構和轉型升級,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綱要》中稱,要通過淘汰一批落后企業,轉移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提升一批優勢企業,培育一批潛力企業,推動企業組織結構調整。
“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是一個逐漸的市場過程,而不是一個快速的行政的調整,政府在其中應起到一個積極引導的作用。”樂正認為,在未來幾年內,低附加值企業仍會在廣東產業結構中占較大的比重,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要逐漸確立起來。
對于未來的規劃,《綱要》提出珠三角要建設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的主體產業群,形成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發展集聚化、產業競爭力高端化的現代產業體系。
破解區域一體化
在規劃中,珠三角九市一體化亦是重要的內容。《綱要》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區九市要打破行政體制障礙,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區一體化發展規劃。
在昨日上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珠三角規劃與長三角的規劃都要求兩個三角洲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的發展。但其中,長三角“16+1”個城市分布在兩省一市,而珠三角就是廣東省的九個市,“所以我們要求珠三角在推進區域一體化方面要走得更快一點。”
但是,目前珠三角區域一體化仍面臨許多瓶頸。有關珠三角區域一體化的努力雖從未停止,但一直收效甚微。“珠三角區域一體化最大的障礙就是市場被部門利益和地區利益分割,從而導致整個地區的資源配置低效。”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認為,廣東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他認為,此次出臺的《綱要》最大的不同在于從珠三角整體發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定位設想,其中包括在全國所處的發展定位。《綱要》提出的目標是,到2012年,基本實現基礎設施一體化,初步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到2020年,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到2020年,珠三角地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000元,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城鎮化水平達到85%左右,形成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昨天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下稱《綱要》)對珠三角的未來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標。
這份近3萬字的文件涵蓋了未來十幾年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亦為珠三角地區未來十多年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
產業升級“雙輪驅動”
珠三角主要指廣東珠江三角洲沿線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惠州、肇慶及中山等九個城市。這一都市群的土地面積占廣東省30%,每年的生產總值卻占全省80%以上,也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廣東的產業結構目前仍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低附加值的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的比重過大。”深圳市社科院院長樂正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廣東的工業化發展過程來說,低附加值產業所占比重過大有其合理的必然性。“但是,廣東不能總是靠低附加值產業來發展。”
從去年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多個場合中強調,廣東要堅定推進調整產業結構和轉型升級,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綱要》中稱,要通過淘汰一批落后企業,轉移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提升一批優勢企業,培育一批潛力企業,推動企業組織結構調整。
“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是一個逐漸的市場過程,而不是一個快速的行政的調整,政府在其中應起到一個積極引導的作用。”樂正認為,在未來幾年內,低附加值企業仍會在廣東產業結構中占較大的比重,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要逐漸確立起來。
對于未來的規劃,《綱要》提出珠三角要建設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的主體產業群,形成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發展集聚化、產業競爭力高端化的現代產業體系。
破解區域一體化
在規劃中,珠三角九市一體化亦是重要的內容。《綱要》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區九市要打破行政體制障礙,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區一體化發展規劃。
在昨日上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珠三角規劃與長三角的規劃都要求兩個三角洲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的發展。但其中,長三角“16+1”個城市分布在兩省一市,而珠三角就是廣東省的九個市,“所以我們要求珠三角在推進區域一體化方面要走得更快一點。”
但是,目前珠三角區域一體化仍面臨許多瓶頸。有關珠三角區域一體化的努力雖從未停止,但一直收效甚微。“珠三角區域一體化最大的障礙就是市場被部門利益和地區利益分割,從而導致整個地區的資源配置低效。”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認為,廣東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他認為,此次出臺的《綱要》最大的不同在于從珠三角整體發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定位設想,其中包括在全國所處的發展定位。《綱要》提出的目標是,到2012年,基本實現基礎設施一體化,初步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到2020年,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